驻村帮扶
四川省针灸学校| 让“空树垭”结满幸福果

【来源: 四川中医药官微】 发布日期:2025-09-20 08:51:00              点击:

【字体:

/四川省针灸学校 刘婷婷

当我第一次踏上空树垭村的土地,村里的老人笑着对我说:“我们这儿啊,是个‘四大皆空’的地方。”如今时隔一年,我握着老人的手在柑橘园里笑道:“您瞧,空树垭的‘枝头’早已挂满幸福果啦!”作为驻村书记,这一年来,我和驻村工作队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扎根耕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当驻村帮扶“四项职责”落到实处,让曾经的“空树垭”焕发了新的生机。

建强村党组织,筑牢振兴“桥头堡”

驻村以来,我们迅速对接学校党委,启动“支部共建”计划,共同推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规范村党组织日常办公和党建工作,积极协助培育后备力量和发展党员工作。通过开好村委班子会、党员代表会、村社干部会、村民代表会、驻村工作队会和群众坝坝会,凝聚人心,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不断把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硬支撑”。

8月持续高温干旱,村里出现临时性缺水。驻村工作队立即与村社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成立“送水先锋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水。70多岁的马婆婆接过水桶时,眼里闪着泪花:“婷婷书记,你们工作队比亲人还亲啊!”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党组织的力量就藏在这些点滴服务中,藏在群众的笑容里。

驻村工作队还创新开设“阳光坝坝会”,用拉家常的方式宣传政策、收集民意。至今记得第一次坝坝会,村民们起初很拘谨,后来有人问医保政策,有人提道路维修建议,气氛越来越热烈。散会后,马大叔拉着我说:“这样的会好,听得懂、能参与!”

推进强村富民,激活产业“动力源”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派员单位协同多家校企合作企业代表至帮扶村,就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中药材种植基地共建、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等方面作深入调研。在升雄蚕桑养殖合作社,看到他们研发的自动化养蚕设备获得13项国家专利,我们深受启发:“这就是我们要走的科技兴农路!”

我们逐户摸排村民待售的农产品,制作宣传视频,搭建“校村联动”消费平台。清晨七点到田里取景,记录村民采摘的忙碌身影。单位教职工们纷纷订购,短短2小时首批300余斤豌豆尖就抢购一空。拿到增收款的马大哥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们的土货这么受欢迎!”

我们还请来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指导村民种植柑橘和佛手。在陇上田坝家庭农场,专家手把手教业主陈大叔修剪枝条、科学施肥。村民们都说:“有专家指导,我们种得更有底气了!”经过不懈努力,空树垭村成功争取到2025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我和村“两委”连夜加班完善项目方案,规划产业路、灌溉设施等建设,想到明年村里的新面貌,再晚都不觉得累。

提升治理水平,绘就和谐“新画卷”

驻村以来,工作队与村“两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小事不出村”的原则,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言语上委婉沟通,行动上热情积极。一次,两户村民因土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驻村工作队多次上门调解,请来老党员和村里的“明白人”一起商量,最终达成和解。事后他们感慨道:“多亏工作队,不然我们邻里情都要断了。”

我们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本村重大事项进行深入讨论、民主决策。切实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充分激发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内生动力与自觉性。如今,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全村蔚然成风。

为民办事服务,架起连心“暖心桥”

“婷婷书记,我不咳不喘了,我这连续咳了快半年了,吃了5副药就好了。”偶遇到姚爷爷高兴地与我分享。依托单位中医药专业优势,驻村工作队积极策划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义诊惠民生”活动,将四川省名中医专家团队请到村里来,将贴心诊疗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让优质的中医资源为村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在村活动室设立中医药文化科普站,将保健养生知识,健身功法、中药种植等带到村里,把民生“小事”办成幸福实事。

我们积极协调组织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5名医务人员参加2024“十四五”中医药助推双循环工程项目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诊疗技能。现在村卫生室能开展针灸、艾灸等治疗,基本满足村民的日常就医需求...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让我们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如今的空树垭村,党建强了,产业兴了,村容美了,民心暖了。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我深深体会到驻村工作的意义。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我们和村民们一起奋斗的乡村振兴故事还在继续。作为中医药职业院校的驻村干部,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让中医药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让空树垭的“幸福果”结得更多、更甜。

驻村信息

作者系四川省针灸学校驻南充市仪陇县柴井乡空树垭村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4 蜀ICP备:19007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