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我的驻村帮扶故事——从点滴做起,用真心换民心

【来源: 四川中医药】 发布日期:2025-08-26 19:52:24              点击:

【字体:

文/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处三级主任科员 于鑫

自19岁高考结束后,我就远离了农村生活,辗转蹉跎十余载,组织又给了我扎根基层近距离服务农民的机会,我无比珍惜,下定决心利用这两年时间为村民们做点实事。

着眼农业发展,解决灌溉难题

我所在村坐落于距离老县城6公里的山脚下,县城因为水资源匮乏等诸多原因,已于十几年前迁走。夏季干旱缺水一直困扰着这片土地上的广大农户,每年7月份,烈日当空田地干涸,为了一年的生计,也为了春种的辛苦不白费,农民们不得不冒着酷暑从河里挑水“抢救”庄稼。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与县农业部门沟通反映我村实际困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终于投入10余万资金在灌溉难度最大的村民5组6组建成一个提灌站,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近200亩农田灌溉问题,赢得了村民的认可。看着水管里的水哗哗淌进自己的稻田,农户唐辉文激动地说“以前每年夏天挑水挑的腰酸背痛,这下好了,膏药钱一年都能省下来几百块咯!”。

重视群众健康,预防因病返贫

我驻村以后了解到,村里的“监测户”都是因为家庭成员罹患“癌症”导致劳动力减少,医疗负担激增,年人均收入剧降而纳入监测的。村民们普遍有“农村人每天劳作,有点小毛病很正常,抗一抗就没事儿了”的错误认识。作为一名卫生健康系统工作人员和曾经的医务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治未病”在防返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性,早发现早治疗很可能让一个家庭在返贫的路上踩下急刹车。于是我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协调省市县各级专家到村开展义诊,拔除村民赶路不便和心疼体检费这两根阻碍预防医学开展的肉中刺。义诊现场,村民王家申喜笑颜开地说“在家门口免费享受到省级名中医的把脉问诊赠医送药,这个服务真是‘到家了’”。

一户一情一策,精准落实帮扶

村民王青松早年丧偶,一个人带2个孩子生活,大女儿大学在读,二女儿高中在读。为了照顾家庭他无法外出务工,2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成了压在他身上的一座大山。针对他的情况,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开会研究,商议帮扶方案,决定为其申报低保,并将村保洁类公益性岗位交予他负责,他现在每月可以领取900元低保和500元公益性岗位补助,再加上他务农的收入,成功的为他解决了一家人的生计和孩子们的学费问题。“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我的娃儿才能继续读书成才,将来为国家做贡献”,王青松每每提起这件事就感动不已。

驻村信息:

作者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驻仪陇县金城镇谢家村第一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4 蜀ICP备:19007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