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示范区建设经验做法①丨发挥院士团队智力资源优势 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四川中医药】 发布日期:2025-11-19 08:47:42              点击:

【字体:

近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在四川彭州召开。四川作为全国七个之一、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坚持“破难题、闯新路、作示范”,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得到会议充分肯定,系列改革经验做法在会上交流推广,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四川方案”、贡献了“四川智慧”。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支持下,四川积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充分发挥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质效双升。























01、强化政策保障,夯实发展合力

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始终以大省的担当推进中医药改革发展,积极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四川六大支柱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和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总体部署,相继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国重点实验室创建培育的工作方案》《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中医药创新工程建设中医药创新高地的意见》《现代中药产业链专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支撑体系。02

02、汇集顶尖智力资源,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一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五年来,争取到中央、省级人才专项经费超1亿元。依托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通过校企双聘、联合招收等方式培养高端人才,目前已培育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顶尖专家200余人,组建国家级创新团队5个、省级中医药科技产业创新团队12个,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成功引进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新计划”获得者和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在内的数十名高层次人才。支持陈士林院士牵头发起“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并成立研究联盟,建立以GPCR为核心的全基因组泛受体靶标库,发布全球首个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和全球首个亿量级草药基因编码天然多样性成分库。前不久多靶标细胞膜色谱智筛分析仪研制成功,团队入选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已与国药太极集团、华润三九、步长制药等单位签署横向合作项目17项,横向合作成果转化合同额已达6700余万元。二是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全省建有高能级中医药科技平台40余个,获批3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联合重庆共建2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在全国成立省级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发布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76项、团体标准30项、国际标准2项。正在积极建设以陈士林院士领衔的“天府永安湖实验室”,旨在破解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防治重大疾病的原创药物发现与创制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搭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一体化链条,推动陈士林院士团队与省内外10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已孵化生物高新技术企业6家。三是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单独设立中医药科技专项,近5年省级财政共投入约1亿元支持课题立项。支持院士团队重大项目研发,投入财政资金3700万元,建设中药GPCR筛选研究创新技术平台。设立四川省中医药研发风险分担基金,财政首批注资3000万元,已有11个项目纳入项目备案库管理。5年来,荣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50余项,中医药应用技术成果获得授权专利814项、转化74项,转化金额近4亿元。03

03、聚焦建圈强链,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一是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推广陈士林院士团队首创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体系,为川贝母、黄连等川产道地药材建立“基因身份证”,根本解决物种真伪鉴定难题,相关标准已纳入《中国药典》。截至202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707.7万亩,建成中药材农业产业强镇25个、省级现代农业(林业)园区17个、中药材GAP基地18个,道地药材川芎、麦冬、泽泻、川贝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投入省级财政资金4000万元,开展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县建设。在全国首创数智化产地仓模式,助力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中药产业链强链补链。实施产业提质倍增计划、“贡嘎培优”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截至2024年,已培育规上中药企业267家,规模超10亿元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新荷花中药饮片公司香港子公司已成为全港多家中医医疗机构的主要供应商,出口饮片品种超430个;康复新液、地奥心血康、三七通舒、乐脉颗粒、银杏内酯注射液等成功获得海外注册。打造天府中药城、三台麦冬、内江天冬、秦巴药库等一批特色中医药产业园区。三是搭建产业转化平台。推动成立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院。召开川滇黔渝四省(市)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连续举办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四川站)活动,发布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专利导航,开展成果路演,发布前沿成果600余项。

下一步,四川将谋划好“十五五”规划,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奋力推进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为全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四川样本”。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联系我们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太升南路155号 邮编:610020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4 蜀ICP备:19007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