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当我的双脚踏上甘孜州泸定县德威镇寨子村的土地时,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在乡村振兴中勇当排头兵”的嘱托犹在耳畔。作为医院制剂室培养的青年工作者,我带着医者特有的严谨与制药人特有的精准,开始了这场与乡土的深情对话。
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深入基层,了解乡情民意。我所在的乡村,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现实问题。我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调研和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动和鼓励村民们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在医院制剂室养成的细致观察力,恰恰为开展驻村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走村入户,与村民们拉家常,通过交流,了解各家各户的困难与需求,通过“望”村民居住环境、“闻”田间作物长势、“问”家庭实际困难、“切”发展痛点难点,努力找到和找准乡村发展的方向。我们始终牢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尽力帮助村民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从精密称量药材到丈量广袤土地,从调配药剂配方到协调多元发展要素,变的是工作维度,不变的是为民初心。
在为独居老人卓玛奶奶送药上门时,她紧握我的手说:“你们城里来的娃娃,比我的亲孙子还贴心。”这样的温暖瞬间,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项目,更需要情感投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在产业培育、健康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