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没来,村卫生室变得好漂亮,中药种类和治疗设备也更齐全了,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看病更方便了。”村民尹大爷一大早就来到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紫河镇龙归寺村的中医阁找何医生看病。在一旁候诊的老人说道:“我们都是何医生的‘老病号’,镇上的医院太远了,儿女常年在外打工,我们出行也不方便,身体不舒服了就来找何医生。现在村卫生室的环境变好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中医、吃上中药。”
据了解,为进一步延伸中医药服务范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绵阳市三台县自今年6月起,在全县33个乡镇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47家。除了提供针灸、推拿、拔罐、刮痧、中药熏洗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每个中医阁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能满足辖区内居民的基本中医药服务需求。
距离紫河镇8公里的龙归寺村,远离城市喧嚣、民风淳朴,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何德清医生,用“一把草一根针”守护着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何医生在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失眠、带状疱疹、慢性胃炎、淋巴结节等病症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将中药制成膏、丸、散等多种剂型用于疾病治疗。平时经常有外出务工的村民给何医生打视频电话,远程就诊、开药。今年7月,龙归寺村卫生室开具的中医处方占总处方的比例达到71%,远超20%的标准。
走进新德镇新渡村卫生室中医阁,一名村民正躺在治疗床上进行拔罐治疗。吸引眼球的是中医阁的一角,摆放着一台冒着热气的煎药机。要知道,村卫生室配备煎药机在全县都是很少见的。在该村服务40余年的张启勇医生介绍说:“我1987年毕业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灸专业,1990年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曾到成都、南充等地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擅长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去年疫情期间,为了给村民提供中药汤剂,我自筹资金购买了煎药机并自学煎药技术。这个煎药机目前用来为村民提供中药代煎服务。”
在芦溪镇青玉村卫生室,新建成的中医阁干净明亮、古色古香,装修工人刚完成中医阁的建造,正在清理杂物。该镇卫生院的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县卫健局给我们下达了建设2个中医阁的任务。大多数乡镇选择中医药服务开展得较好的村卫生室打造中医阁,而我们考虑到有些村卫生室的医生不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就创新性地选择了群众基础较好、中医服务需求较高的青玉村打造中医阁。下一步,镇卫生院将派驻中医师定期前来坐诊,为村民提供优质、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接下来,绵阳市三台县卫生健康局将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村卫生室中医阁从业人员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安全、优质、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畅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