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绵阳市中医医院:一封书信漂洋过海诉说“中医情”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日期:2023-10-16 22:52:00              点击:

【字体:

近年来,通过互派互访、国际援助、交流合作等形式,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在中医药对外交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封书信漂洋过海诉说“中医情”

20多年前,四川绵阳中医专家远赴异国交流;20多年后,他乡书信漂洋过海带来问候。这份情谊,源于中医药。

近年来,绵阳市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蓬勃发展,其中绵阳市中医医院更是以中医药特色架起了对外交流的桥梁,先后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培训国外学员,开展医疗援助,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让中医药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时代生机。

互派互访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1992年,绵阳市与俄罗斯普斯科夫市签订发展友好城市关系协议。1995年,绵阳市中医医院在全市首开先河,让传统医学“走”出国门,派出针灸专家袁秀丽、李安洪到普斯科夫市进行文化交流。

期间,两位专家与当地医务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和特色教学,为当地患者开展了一系列医疗服务,治疗了诸多常见病及疑难病症,如头痛、眩晕、失眠、脑瘫、神经衰弱等。他们用一个个真实的诊疗经历和显著效果,赢得了患者的口碑,建立了深厚的异国友情,被称为“中国神针”,获评“荣誉市民”。

时隔20多年,袁秀丽收到了曾经结缘于俄罗斯的一位患者来信,那一笔一画拼凑出的方块中文字以及工整的俄文,无不透露着对方的用心。袁秀丽深深感慨:是中医药让彼此相识、相知、相惜。

通过中医药对外交流这根纽带,医院致力于医疗能力的提升和医疗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主动“请进来”,邀请俄罗斯正脊专家来绵阳举办“欧式正脊疗法”培训班,现场理论讲授及手法演示欧式正脊疗法对颈、腰椎骨质病变及小关节紊乱所导致的疼痛,及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系列病变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选送医院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赴外参访交流,吸收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为人民健康事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国际援助让中医药惠及世界

自2006年起,绵阳市中医医院先后选派优秀骨干医师刘惊涛、周祖刚、王芳参与国际医疗援助工作。

周祖刚是绵阳市中医医院一名从事针灸专业的主任医师。2019年,他报名加入了援安哥拉医疗队,并被任命为中国(四川)第5批援安哥拉医疗队队长。

周祖刚所在的医疗队共12名队员,他是其中唯一的针灸医生。在受援地——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省总医院,他积极运用头针、拔罐、耳穴埋豆、刺络放血等中医治疗方法,为当地患者治疗颈椎病、偏头痛等疾病。在援非工作期间,他在当地共针灸治疗患者约近万人次。

为了将“授鱼”和“授渔”相结合,他还利用休息时间给当地医务人员办讲座,手把手地指导开展隔姜灸、隔蒜灸、温针灸、悬灸等治疗技术。

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时候,周祖刚和队员们在祖国强有力的支持下,为受援医院提出了22条防疫措施建议,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为当地医院捐赠防疫物资、发放宣传资料、推广中国战疫经验,为当地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交流合作让中医药融入世界

多年来,绵阳市中医医院高度重视对外培训工作:成立外事办,落实专职人员;制定《绵阳市中医医院对外教育服务及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和《外事工作人员职责》,做到规范管理;精心制定课程方案,优选带教老师和翻译,组织编写中英文教案,开设以针灸学为主的多门中医课程;尊重外国学员生活习惯,认真做好后勤服务;丰富课外活动,举办联谊会,教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学员也在此与医务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经过多年努力,绵阳市中医医院在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巴西针灸及替代疗法研究中心、加拿大中医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处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培训来自俄罗斯、英国、葡萄牙、新西兰、巴西、加拿大、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400多名。在增进同友好国家之间友谊的同时,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让中医药事业惠及更多百姓。

下一步,绵阳市中医医院将持续发挥中医药在密切人文交流、服务民生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而推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创新发展,把中医药打造成亮丽的“中国名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4 蜀ICP备:19007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