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
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时节,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加大。
了解谷雨节气的中医特点,
有助于人们根据节气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和养生方法,
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谷雨养生有“五防”
一防:防余寒
谷雨时节正处在由春到夏的过渡阶段,南北大风天气常交替出现,有“谷雨寒死老鼠”之说。这一时期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在起居衣着方面仍要适当“春捂”,尤其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但此时“捂”要有度,以不致出汗为宜。
二防:防上火
谷雨后自然界阳气骤升,春阳内应于肝,易引起肝阳上亢,继而诱发春日常见的鼻腔、牙龈出血,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的“春火”,俗称“上火”。应注意防“春火”,避免熬夜。
三防:防过敏
桃杏争艳,杨柳飘絮,过敏性体质的人在这期间要特别注意防护,户外活动时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饮食上要注意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不慎过敏反应发生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防:防风湿
由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大,风湿顽疾也易复发。在日常生活中穿衣要护住关节;发肤未干时勿吹风,避淋雨;天晴时晒太阳,平时适当运动出汗。
五防:防大汗
谷雨正值春夏交接之际,此时人体出汗过度则会影响夏季的气血健康。因此运动养生谨记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八段锦等方式。
谷雨养生穴位
穴位一:足三里
灸足三里能预防疾病,强筋壮骨。用悬灸法灸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而不感到灼烧疼痛为度。
穴位二:中脘穴
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有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
穴位三:天枢穴
艾灸天枢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有助于治疗腹胀、肠鸣、泄泻、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穴位四:阴陵泉穴
艾灸此穴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
谷雨养生食谱
除寒湿食疗方推荐
①薏仁红豆粥
材料:薏仁30克、红豆30克、大米50克、适量冰糖。
做法:将薏仁、红豆提前浸泡数小时,然后与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粥熟,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薏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红豆健脾利湿,二者搭配可有效去除体内寒湿。
②姜枣茶
材料:生姜3片、红枣5颗、红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红枣洗净,红枣去核,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再煮10 - 15分钟,加入红糖搅拌均匀。
功效:生姜温阳散寒,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红糖益气养血、健脾暖胃,此茶能暖脾胃、除寒湿。
降脂食疗方推荐
①凉拌芹菜
材料:芹菜200克、胡萝卜50克、适量盐、醋、生抽、香油。
做法:芹菜洗净切段,胡萝卜切丝,分别焯水后捞出沥干。加入盐、醋、生抽、香油拌匀。
功效: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吸收,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脂。
②山楂荷叶茶
材料:山楂10克、荷叶5克。
做法:将山楂洗净切片,与荷叶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焖泡10 - 15分钟。
功效:山楂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荷叶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二者搭配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防过敏食疗方推荐
①黄芪红枣粥
材料:黄芪15克、红枣10颗、大米50克。
做法:黄芪洗净,用纱布包好,与红枣、大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粥,煮至粥熟后取出药包。
功效:黄芪补气固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红枣含有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可辅助预防过敏。
②蜂蜜柠檬茶
材料:蜂蜜适量、柠檬1个。
做法:柠檬洗净切片,放入杯中,加入适量蜂蜜,用温水冲泡。
功效:蜂蜜中含有一定的花粉粒,常喝可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力,柠檬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防过敏。
防上火食疗方推荐
①绿豆百合汤
材料:绿豆50克、百合30克、适量冰糖。
做法:绿豆、百合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绿豆开花、百合软烂,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有效预防和缓解上火症状。
②苦瓜炒鸡蛋
材料:苦瓜1根、鸡蛋2个、适量盐、油。
做法:苦瓜洗净去瓤切片,用盐腌制片刻后洗净。鸡蛋打散,锅中倒油,先炒鸡蛋,盛出备用。再锅中倒油,放入苦瓜翻炒至断生,加入鸡蛋一起炒匀,加盐调味。
功效:苦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鸡蛋滋阴润燥,二者搭配能清热降火,预防上火。
医学指导:四川省名中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王俊峰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