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预防流感除了戴口罩、多喝热水,中医提醒:还能这样做...

【来源: 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四川省中医医院】 发布日期:2023-11-30 21:02:00              点击:

【字体:

反复发热、频繁咳嗽......

秋冬季节,流行性感冒进入高发季,

很多孩子包括成年人都被流感盯上了。

在这个时期,我们随时都有可能中招

所以不可轻视!

除了戴好口罩,护好口鼻,

注意洗手消毒,每天多喝热水外,

还有哪些有效预防流感的方法呢?

中医为大家传授一些防治流感的小妙招,

看完赶紧转给身边的朋友学起来~

流行性感冒的主要表现

1. 潜伏期短: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2. 发热重,恶寒明显:发病急,主要以发热、恶寒、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 40℃,可有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3. 呼吸道症状轻微: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4. 儿童特征: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5. 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少部分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并发症,肺炎较多见,除此以外还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心脏损伤(如心肌炎)、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等。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中医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01、注意保暖 防止着凉

冬季预防感冒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儿童、老人及身体较弱易发生感冒的群体,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当天气转冷时应及时添加衣被,防寒保暖。每晚睡前坚持用热水泡脚,可改善体质,预防感冒。

02、合理饮食 营养均衡

根据体质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饮食调养方法。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群,可选择服用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小麦等;

对于痰湿体质人群,可选择服用具有利湿健脾功效的食物,如萝卜、冬瓜等;

对于阳虚体质人群,可选择服用具有滋补脾阳、温阳补肾功效的食物,如辣椒、韭菜、羊肉等;

对于平和体质的人群,可选择服用具有滋肾健脾功效的食物,如山药、黄豆等。

03、增强体质 锻炼先行

俗话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体内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才不会惧怕病邪的到来。

冬季早晨气温低,雾霾相对较重,可在室内跑步、做体操等。运动忌大汗,以微微出汗为宜,每次进行半小时左右。

长期坚持下去,能强壮体格,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和学习。

04、作息规律 劳逸结合

良好的睡眠可以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中医讲冬天是养藏的季节,在冬天早卧晚起,以待时光

意思是说冬季应早睡晚起,做到避寒保暖,以潜藏阳气和积蓄阴精,还可减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每天保证8-10小时睡眠时间,以抚养人体正气,从而增强免疫力抵抗外邪。

05、贴敷药茶 中医预防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冬病冬防。所谓冬病是指咳嗽、鼻炎、哮喘、体虚易感等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

可选用中医外治法如揉按特定穴位、佩戴中药辟瘟香囊、中药足浴、穴位贴敷等,以调畅气机,芳香辟秽,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预防作用。

穴位贴敷秉承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选用具有辛温、祛寒、通经等功效的药物制成药膏,贴到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

按摩法

【鼻部按摩】

方法: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上下按摩50--60次,下至鼻根两侧。注意手法缓慢,不宜过重过急,早晚各一次。

功效:疏散风热,通利鼻窍,适于易感冒,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人群。

【耳廓按摩】

方法:以拇指和食指合力由上而下按摩耳廓,共5--6次,最后拉耳垂3下,每日2--3次。

功效:耳与脏腑有密切关系,按摩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耳廓按摩能增强体质,对预防流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中药香囊配戴

主要组成:丁香、木香、白芷、菖蒲、细辛各3克。

功效:芳香辟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2-3天更换一个香囊,可以连续使用1周。

中药足浴

主要组成: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艾叶、黄芪等各9克。

功效:扶正散表邪

用法:30分钟,水温适宜后足浴,水位应超过踝关节,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每次约15-30分钟,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

汤饮食疗法

【五虎汤】

材料:生姜45克、大枣45克、大核桃6个、黑豆30克、大葱葱白2根。

制法:1. 生姜洗净拍烂,大枣掰开不去核,核桃打碎带壳2. 以上材料一齐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20分钟3. 葱白去须,切成4段,最后15分钟放入。4. 如有咽痛,加入乌梅30克、冰糖适量。

功效:祛风散寒兼以扶正补虚。适合风寒型流感,有怕风怕冷、打喷嚏、流清鼻涕,或兼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野菊花薄荷饮】

材料:野菊花、薄荷各5克。

制法:以上2味热水冲泡,盖上盖子焖5分钟,代茶饮。

功效:疏散风热。适合风热型流感,有微恶风,发热、头痛,咽痛、鼻塞黄涕等症状。

【桑杏饮】

材料:桑叶10克、杏仁10克、川贝5克、百合5克、梨皮15克、冰糖5克。

制法:以上材料中火煎煮20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清热化痰。适合风热感冒后期见干咳无痰者,咳嗽有黄黏痰者去梨皮、冰糖。

【生姜橘普茶】

材料:生姜3片、陈皮5克、普洱茶叶3克。

制法:以上材料热水冲泡,盖上盖子焖10分钟,代茶饮。

功效:散寒止咳。适合感冒后期见咳嗽、白稀痰者。


稿件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四川省中医医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4 蜀ICP备:19007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