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好:我最近工作特别忙,经常在电脑前弄到半夜。前两天下班的时候,我右手食指、中指突然有些麻木,但睡一觉就好了。这两天手指变成了持续麻木,连着无名指也开始隐隐作痛,还有点针刺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患者您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可能是“腕管综合症”,也就是俗称的“鼠标手”。建议您及时到医院检查就医。
“鼠标手”,其学名为“腕管综合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手部长时间处于使用鼠标的特定姿势或进行密集劳作,使得人体的正中神经及进入手部的血管、腕管处受压,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疼痛、酸胀、炎症和功能障碍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引起“鼠标手”的原因很多,除了长时间操作计算机、玩手机等用腕过度引起腕部劳损外,妊娠、糖尿病、痛风、腕部骨折、脱位、腱鞘囊肿等各种因素也有可能引发“鼠标手”。因此,妊娠期和产后妈妈、糖尿病患者和腕部创伤人群也要警惕。
“鼠标手”的典型症状
01
一是正中神经控制的桡侧(靠近大拇指的一侧)三个半指(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桡侧一半)出现麻木、酸痛的情况。病情早期夜间麻木较甚,进而影响睡眠;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可能出现腕部运动功能障碍。
02
二是手部各部位协同工作的能力降低。如:倒水、系鞋带等简单的手部精细动作都会感觉非常困难。
03
三是严重时,疼痛、麻木可能延伸致上臂、上背部、颈肩等部位。继续发展可能导致神经受损,进而引起手部肌肉萎缩。
自测小方法:
如果你出现过间断性手麻,怀疑是否为“鼠标手”时,可以通过下面这两个方法进行自测:
01、屈腕试验
检查时两手背相对,腕关节屈曲70°- 90°,持续1分钟后,如果感觉到手指出现麻木,疼痛加重即为阳性,可能是“鼠标手”。
02、叩击试验
用手指轻扣腕部时,疼痛麻木感向指尖放散,即为阳性,可能是“鼠标手”。
若发现自己可能有“鼠标手”,不要紧张,应及时去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若确诊为“鼠标手”,也不必过于忧虑。只要发现得早,治疗空间很大,预后也较好。
小妙招拯救“鼠标手”
01、冷热疗法
腕部刺痛或肿胀较明显,可用冰袋对手腕部冷敷约10分钟,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皮肤感觉太冷,可用毛巾包裹后冷敷;腕部肿胀不明显,酸痛、麻木感较强的症状,可抬高腕关节,将热毛巾或热水袋放在腕关节掌侧热敷,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症状。
02、按摩穴位
用拇指按揉鱼际、合谷、内关、曲池等穴位,按摩的次数和力度因人而异,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鱼际: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合谷: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03、艾灸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后,对准疼痛区域或上述穴位,保持适宜的距离施灸;灸10-15分钟皮肤发红即可,每日1次。注意谨慎操作,防止烫伤及火情发生。
04、中药泡浴
可用黄芪、赤芍、地龙、川芎、红花等中药熬制成药液,将手浸泡在温药水中,温度保持38℃左右,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5次为1疗程。
05、自我康复锻炼
①拉伸掌侧腕屈肌:
②拉伸尺侧腕屈肌:
③桡侧腕伸肌训练:
④掌侧腕屈肌训练:
如经上述处理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建议及时就医。
预防“鼠标手”4招
01、定时起身活动
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肢体,通过一些握拳、捏指的动作对手指进行放松,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的工作状态。
02、桌椅高度适中
使用电脑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电脑操作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损伤,坐着时的肘部高度高于键盘和鼠标的高度,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类损伤。另外,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同时可垫高手腕的鼠标,有助于分散手部的承力。
03、操作多用臂力
移动鼠标时尽量不使用腕力,而是通过手臂用力,减轻手腕的受力过程。同时,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按钮的力道尽量轻柔,避免过于用力。
04、手臂不要悬空
手臂悬空会增加手腕在使用鼠标时的压力,从而导致手腕容易疲劳。在利用电脑工作时,尽量将鼠标垫朝里挪动一点,让手臂更多的部分放到桌面上,就可以避免手臂悬空。
最后小编有话说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我们持握时间最长的也许不是笔,而是各类便携办公、通讯设备,越来越多的人们处于一定程度的亚健康状态,“鼠标手”是其中表现之一。
因此,我们不能仅等到病症出现了才去诊治,而应养成科学、健康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这点尤为重要。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临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医学指导:四川省针灸学校 顾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