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提到《三国演义》
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深刻?
是官渡大战、火烧赤壁
还是三顾茅庐、水淹七军
今天
小编和大家聊聊
《三国演义》里的中医
首先来讲一讲三国里的手术
说到手术
大家一定会立刻想到西医
在大家的印象中
中医药以中草药为主
手术是西医特有的
其实不然
据《后汉书》卷八十二下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记载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华佗)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可见华佗掌握全身麻醉技术
和全麻的条件下的手术
华佗在《三国演义》中的
第一次出场
是在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周泰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策闻之大惊。……翻曰:“此人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真当世之神医也。当引之来见。”不一日引至。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乃待为上宾,请视周泰疮。佗曰:“此易事耳。”投之以药,一月而愈。策大喜,厚谢华佗。
华佗仅用了1个月时间
就将“命在须臾”的周泰治愈
当然
这种操作对这位神医来说
只是日常的正常发挥
在《三国演义》中
被罗贯中施以浓墨重彩的
当属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的情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回顾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关公刮骨疗毒的事情
在《三国志》中亦有记载
见卷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適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三国志》中所记载的刮骨疗毒
医者不详
据史料记载
华佗早在刮骨疗毒前12年去世
为关公刮骨治疗的医者
很有可能是普通随军军医
由此可见
手术在当时已不鲜见
认为中医只会把脉开药
是对中医的大大误解!
关注“四川中医药”,让我们重读中华文化经典,重新认识中医药的伟大智慧!
医学指导: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杜氏骨伤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舒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