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汉文帝霸陵找到了!汉文帝废除肉刑与一位中医有关,你知道吗?

发布日期:2021-12-16 14:54:34              点击:

【字体:

1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单位发布了西汉帝陵项目


最新考古成果


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就是


西汉孝文皇帝刘恒的霸陵


消息一出引发关注


专家表示


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


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


加之其周边分布


窦皇后陵、薄太后陵,


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据了解,考古人员在陵区内

三处地点发掘了7座大型陪葬坑


出土了大量西汉典型着衣式陶俑




汉文帝最为历史称道的仁政


就是废除肉刑,


汉文帝为何要废除肉刑呢?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缇萦救父。


缇萦的父亲,是西汉时期


唯一见于正史记载的医学家


淳于意。


他也就是司马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仓公。

作品由刘振波创作,国医大师邓铁涛题款。

淳于意(约公元前205公元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因其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人称仓公,或太仓公。太仓是古代国家设置的大粮仓,作为粮官,淳于意却热衷于医学,并且有着精湛的医术。

淳于意医术精湛,决断病人生死多有应验,医治病人能达到起死回生的奇妙效果,人们都说他是神医。一些地方官吏甚至朝廷官员都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官府服务。当时,赵王、胶西王都来请他去。他不肯依附权贵,采取迁移户籍和到全国各地行医的方法来推托。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

史载齐文王患肥胖病,气喘、头痛、目不明、懒于行动。淳于意听说后,认为这些症状属于形气俱实,应当调节饮食,运动筋骨肌肉,开阔情怀,疏通血脉,以泻身体内的有余之物,反对庸医使用灸法治疗。然而,齐文王没有听从,最终死于庸医之手。齐文王死后,几个诸侯王便借机诬告淳于意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汉文帝派人拘拿了淳于意,并押送到长安定罪。查案时,又发现淳于意曾经私自迁徙户籍,违背了汉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最终淳于意被判肉刑

身陷牢狱,淳于意该怎样脱身呢?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当皇帝下诏书命他进京问罪时,淳于意感伤自己没有儿子,押解进京无男随行。幼女缇萦虽然只有十五岁,此时却挺身而出,愿意随父起解西入长安。

一路上缇萦悉心照顾老父,到达长安后,她又大胆上书汉文帝,为父申冤,同时陈述肉刑的种种弊端,并提出愿为官婢,以换得父亲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感其赤诚,不但释放了淳于意,还废除了由来已久的肉刑缇萦救父的壮举不仅推动了西汉王朝刑法体制的改革,更博得了后世的赞叹。班固曾在《咏史·缇萦》中题诗称赞道: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缇萦救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得以流传千古,后被刊入清同治时期的百孝图中。

汉文帝在诏问淳于意时,要求他介绍自己的经历,淳于意如实向皇帝陈述了自己拜师、行医、授徒的经历。其间,在讲述自己行医过程时特别提道: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这里的诊籍就是医案,是淳于意临床诊疗病例的记载,一共有25则。每则病案均记载了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居里、症状、病名、治疗、预后等内容。

可贵的是,司马迁将这些内容详细记载在《史记》中。诊籍成为我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医案记录,其内容可靠且完整,已涵盖了现代医案的基本要素,集中反映了淳于意的学术思想。

医之有案如史之有传。确实,医案既是复诊或病案讨论的一手资料,也是疾病统计和临床科研的重要依据。淳于意的诊籍为后世了解西汉时期的医学水平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诊籍所记录的患者身份、职位来看,既有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也有百姓、奴仆、侍者、医生等,说明淳于意的接诊范围较为广泛。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涉及内、外、妇、儿、伤、口腔、精神等各科疾病。值得一提的是,25例病案中并不是全部治愈,而是时时失之,其中病情较重,难以医治而亡者有10案。淳于意对自己主观认识上的失误也如实记载,反映出淳于意认真严谨的态度。

同时,诊籍中所使用的诊断方法已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尤其注重脉法,在25则病例中有20例主要通过脉诊进行诊断。其中一案讲到齐国的淳于司马患病,每日泄数十出,泄下情况非常严重,淳于意仔细诊脉后认为,淳于司马因饱食之后又驱疾行走,伤及胃肠所致,嘱其为火剂米汁饮之。有个叫秦信的医生听后大笑,认为淳于意诊断错误,断言淳于司马在九日后会死掉。九天后,患者在淳于意的调治下痊愈了,其关键就在淳于意根据其脉象做出了正确诊断。

诊籍为后世研究淳于意的医学成就、医学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医史文献资料,在我国医药史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中医药报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4 蜀ICP备:19007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