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悬丝诊脉就是中医的“大乘佛法”?非也,这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来源: 四川中医药官微】 发布日期:2019-07-24 18:48:00              点击:

【字体: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具体是: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

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因孙氏系从民间召来,不是有职衔的太医院的御医,太监就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氏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娘娘遂顺利分娩。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人在1968年请教过施今墨老先生。施老是旧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

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

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由此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只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那么他再高明,也不会看好后妃们的病。

悬丝诊脉的那些事儿

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此乃脉诊初学者所处之境,在此境界中可抛开二十八脉,用心去体悟指下的感觉,此时最关键的是要多练,我在学脉之初,坐在老师旁边,老师摸完,我再摸,也不看老师写的是什么脉,就只体会自己指下的感觉,或如水漂木,或如盘走珠,或如捻葱管,或如按鼓皮,或如轻刀刮竹,或如病蚕食桑,诸如此类。

老师的病号很多,我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常见脉的指下感觉就都有了,接下来便进入第二境界。

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到此境界已经对各种脉象的感觉了然于胸,此时一要在老师处求证,询问老师的感觉,看老师定为什么脉象。二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以证测脉,然后用心体悟。如外感寒邪之紧,中风之缓,中暑之虚,失血之芤,木郁之弦等等,慢慢的各种脉象便真真切切得如山如水,现于眼前。此即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山有山形,水有水象,若达到此种境界,便可指导辨证治疗了。随着临证积累,指下的感觉越来越丰满平实,渐而山真水切不断深化,若此,便可达到指下山河可辨的境界。

三、山外还有山,水外还有水。

此乃脉诊的最高境界,山外之山水外之水,乃圣山圣水,山水言形言象,山外之山水外之水,言气言化。达到此种境界,便可由形而上近于道,此时,当可体悟言外之意,画外之音。传统脉诊的最高境界是体悟病人的脉气,气的寒热温凉,气的升降出入。正所谓“上工调气,中工守气”,即是言此。达到此种境界便可在气的层面上与患者交流,甚至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此时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种境界如处化境,悟者方知。

中医诊法的最高境界,当属“望”

所谓“望”,就是看,具体来说,就是医生通过对病人的“察颜观色”,包括病人的外貌,面容,身体状况、神色举止、不经意的动作等等所有内容。医生收集到这些信息以后,结合自己脑海中的辨证知识,综合分析其病因病机,自然就得出准确的“辨证”。最具体的例子,“扁鹊见蔡桓公”就是其中传播最广泛的代表。

《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喻老》,是我们中学时代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虽然老师告诉我,这篇文章的意义是告诫人们不可以讳疾忌医,但字里文间,其实隐喻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诊法。原文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文中详细描述了扁鹊“望诊”蔡桓公的全过程,整个过程里,扁鹊和蔡桓公双方没有任何的肢体接触,仅仅是通过观察形色,就准确地识别出蔡桓公身有“暗疾”,并随着时间天数的增加,分析出疾病已经逐渐深入加重,最终全部应验了扁鹊的推论。

所以说,根据中医的四大诊法,最高境界的“神医”,是用“望诊”的;其次是用鼻子“闻”病人气味、用耳朵“闻”病人声音的“闻诊”;第三层是用嘴问病人作答的“问诊”;最末流,就是“切诊”,所以,别崇拜那些“悬丝诊脉”的神医了,其实在古代名医里,那不过是最不出奇的“微末之技”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4 蜀ICP备:19007388号